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 
 
 
   
  您当前位置:人教小语资源网 >> 教案中心 >> 五年级 >> 浏览文章 
搜索:
“课”似看山不喜平——谈我的《白杨》教学

“课”似看山不喜平——谈我的《白杨》教学

作者:佚名 来源:不详 点击数: 添加日期:2009年02月15日  字体:

  

 “课”似看山不喜平——谈我的《白杨》教学
      
      古人有“文似看山不喜平”之说,同样,课堂教学也忌平淡。课堂结构应该像戏剧一样有冲突有高潮,错落有致,有起有伏。教学一切安排力争既出人预料,又在情理之中,对于教学重点,难点,要组织教学高潮,引导学生迎浪前进。一旦重点、难点攻克,不仅使学生在知识上恍然大悟,而且充满胜利的喜悦,获得学习的愉悦。下面介绍我教学《白杨》的过程:
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 一、以图入境,先声夺入。
      我在第一阶段教学时,力图追求“先声夺人”的艺术效果。教学开始,我明确地交代了本课的目的,然后我向学生展示了一幅茫茫大戈壁的图画,画面辽阔,色彩灰黄。地上沙丘起伏,空中风沙迷漫。这时教师配以动情的描述:“看,这就是茫茫的大戈壁:大戈壁上没有山,没有水,也没有人烟,有的只是满地的沙石。大风一起,飞沙走石,遮天蔽日,一片浑黄。分不清哪里是天,哪里是地。大戈壁是多么荒凉呀!”直观的图画,形象的描述,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,仿佛把他们带到了人迹罕至的大戈壁,使学生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,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心理基础,达到了“先声夺人”的艺术效果。
      
      二、扣住重点,分步出击。
      《白杨》一文中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特点的一番话含蓄深刻,是文章的重点。这部分的教学,我采取分步出击的方式,通过自读理解、扣词体会、描述渲染、表情朗读四个步骤,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正直无私、坚强不屈、无私奉献的白杨形象。课堂中,形成了教学高潮。
      师:(小黑板出示爸爸讲的一番话)爸爸是怎样回答儿子的问题的呢?先读第一句。
       生:(齐读)这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,这么高大。
       师:“从来”是什么意思?
       生:“从来”是一直,向来的意思。
       师:这句话是什么意思?
       生:这句话是说白杨树向来就是这么直,这么高大,这是白杨的本性。
       生:有了“从来”一词,突出了白杨正直高大的本质特点。
       师:对呀,请大家把这句话中“从来”一词去掉读一遍。然后再加上读一遍,体会“从来”一词包含的感情。
        (学生对比朗读,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以上学生的理解)
       师:请同学们用抓重点词语体会句子内涵的方法学习第一句。我请人朗读一遍。
       生:(读)哪儿需要它,它很快就在哪儿生根、发芽、长出粗壮的枝于。
       生:我从“哪儿……哪儿……”体会到不管在什么地方,白杨都能生根、发芽、成长,说明它的生命力很强。
       生:高原需要白杨,白杨就在高原生根;戈壁需要白杨,白杨就在戈壁扎根。白杨的适应力真强。
       师:是呀,哪儿需要白杨,白杨就在哪儿扎根,不讲条件,不畏艰苦,这是什么精神呀?
       生:(沉思后举手)老师,这是无私奉献的精神。
       师:对!请同学们把这句话有感情地朗读一遍。
       生:(有感情地朗读)
       师:请大家照上面的方法继续学习第三句。
       生:(读)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,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,它总是那么直,那么坚强,不软弱,也不动摇。
       师: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感情?先自己理解,然后同桌讨论一下,最后交流各自的看法。
       生:老师,我认为“不管……不管……总是……”这组关联词用得好,它表现了白杨不怕一切困难,坚强不屈的品格。
       师:爸爸的这番话,不仅回答了儿子的问题,而且热情地赞扬了白杨正直无私,坚强不屈的品格。读到这里你对白杨产生了什么感情?
       生:(激动地)我对白杨产生了崇敬的感情!
       生:(深情地)我觉得白杨真了不起,真伟大!
       师:好!请让我们一齐怀着崇敬的感情朗读爸爸的一番话。
       生:(充满感情地朗读)
       教学至此,学生的情感被充分地激发了,都沉浸在对白杨热爱、崇敬的氛围之中。
       三、启发联想,点到为止。
      
      在《白杨》一文教学中我选择了联想式结尾法,由白杨联想到无数边疆建设者,由边疆建设者联想到各地的建设者,由文中的小白杨联想到自己,在学生的无限遥想中教学戛然而止,追求“言有尽而意无穷”
      的艺术效果。
      
      师:(充满深情)有多少边疆创业者,他们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祖国边疆建设事业,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。这次来成都参加教学活动的新疆代表队14人中就有13人是从全国各地到新疆去的。新疆有许许多多的“白杨树”,祖国各地也有无数的“白杨树”,我们教室里也有“白杨树”,是谁呀;
      生:(一愣,继而恍然大悟,微笑着)我们,我们就是小白杨!
      师:(赞许地)对,你们就是一棵棵充满生机的“小白杨”。我相信你们这些“小白杨”在阳光雨露下,一定会长得高大挺秀,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!
      生:(沉浸在愉快、充满希望的气氛中)
      By 南京孙双金

本页地址:http://linshi.123ttt.com/html/wunianji_490_22835.html

分享按钮

 

Copyright©2008PepXiaoYu.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皖ICP备11015604号-4
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
联系邮箱:pepxiaoyu@163.com